一、项目简介: 云南是中国鸟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,每年都有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观鸟者赴云南观鸟旅游。然而,云南的本土的观鸟人数量稀少,水平不高,观鸟概念在公众的普及率极低。本项目试图以昆明为立足点,通过开展长期的面向公众的观鸟活动,提高鸟类的保育意识,并吸引并培养一批执着的观鸟人。 观鸟群体可以划分为两类,一类是在校学生,而学生以大学生群体最为集中,时间最为宽裕,很容易发展到观鸟群体中来,但往往毕业后就因生活等方面的原因不再参与观鸟活动;另一类就是社会人员,他们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,但是接触观鸟的机会少,无从获得观鸟活动讯息,令很大部分人员有这方面的兴趣,却无法参与其中来,而一旦开始喜欢上观鸟,则容易成为执着的爱好者。本项目通过学生志愿者主导活动的形式,培养学生对鸟类的热爱,同时发展社会观鸟爱好者,以期兼顾这两类人群。 2009年11份开始,以西南林学院观鸟协会学生为主体,昆明观鸟爱好者的支持下,我们开始在昆明植物园定期开展面向公众的鸟类教育活动,内容包括昆明常见林鸟和水鸟展板讲解、鸟类迁徙游戏、实地观鸟、红嘴鸥吉祥物、观鸟物品售卖等。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,现场气氛热烈,志愿者激情高涨,过往游客兴趣盎然,无不驻足观看,咨询疑问,倾听讲解,还有大量小朋友颇有兴趣地参与到鸟类迁徙游戏当中,活动每周日开展一次,直至09年12月19日,已经顺利开展了五次,接触活动的人员近千人。为了使活动能够长期坚持下去,我们特地申请到了香港观鸟会的中国自然保育基金,活动内容包括:植物园观鸟推广与教育、协助成立各高校观鸟爱好组织、举办定期高校观鸟比赛等。 二、项目内容: (一)植物园观鸟推广与教育 1、活动背景: 推广观鸟活动,通过义卖一些与观鸟及鸟类有关的用品,教授相关观鸟知识,旨在希望昆明也能有更多的人关注身边的鸟类,去观赏、保护它们,使昆明成为一个真正鸟语花香的城市;并希望通过长期的活动影响,使这一群鸟类推广志愿者的行动深入昆明市人的心中,获得各界的好评。 2、活动目的: 向市民宣传观鸟,让其了解观鸟的概念; 进行实地观鸟活动,引起市民的注意,充分调动市民的积极性; 通过设点向市民讲解野生动物的现状,让市民加入到保护鸟类的行列中; 教市民基本的观鸟知识,以及观鸟设备的使用和推广; 为以后各种观鸟及护鸟活动的开展筹集资金; 3、活动地点: 主要开展地点:昆明植物园(作为活动开展主要试行场地,一定阶段后,将活动场地扩展到西山、黑龙潭、月牙潭、翠湖等地); 次要宣传地点:西南林学院校园(进行前期志愿者培训、活动申请、相关宣传等)。 4、活动时间: 2010年3月至6月底,预计开展16个星期(3月14日、21日、28日、4月4日、11日、18日、25日、5月2日、9日、16日、23日、30日、6月6日、13日、20日、27日共16个星期的星期日)。 3月12日白天,在校园内开展一次针对师生的观鸟推广,也是对志愿者进行一次提前演练。 3月13日晚,针对志愿者在前一天出现的问题,请老师开展一次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。 注:星期六或星期日可依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换;如遇特殊原因,如下雨、严寒、酷热等自然天气,或者集体考试等人为因素取消本周活动。 5、志愿者来源: 以西南林学院观鸟协会会员为主(人数为30人左右); 邀请西南林学院其他环保社团(清青社、绿促会等)参与(预计人数为20人左右); 昆明观鸟论坛具有较丰富观鸟经验人数预计10人。 总计学生志愿者50人,观鸟经验丰富志愿者10人。共计60人。 6、主要活动流程: 1、3月12日及以前,在校园内悬挂横幅及摆放展板针对全校师生进行活动相关宣传。 2、3月13日晚,邀请罗旭老师、王西敏老师等对所有报名志愿者进行活动前的前期工作培训。地点待定。 3、活动期间的每个星期的星期日基本流程如下: 8:30 组织志愿者在A栋大厅集合,清点物质后,出发前往植物园(主楼出发走到昆工公交车站,坐70路到小菜园立交桥,转9路到植物园北门); 10:00 达到植物园,布置活动场地,摆放活动用品,人员安排到位; 10:30-14:30 观鸟推广活动正式开始。向植物园游客做观鸟展板讲解,并介绍观鸟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以及向游客介绍观鸟所需的道具。 14:30-15:00 活动志愿者总结,分享乐趣,交流心得体会,探讨如何提高活动质量。 15:30-16:30 寄存活动未售完的用品,吃完午餐,组织志愿者返回(植物园北门坐9路到达小菜园立交桥,转乘70路返回昆工公交车站,步行回校)。 7、人员安排及职责分配: 每次活动预计学生志愿者五人(另外社会志愿者5人),另配备两名应急人员。(应急人员为每次活动的后备人员,当前五名志愿者中有不可预料事故参与不了时,分负责人立即协调应急人员补上,必须在活动前一天晚上协调到位。) 每次活动安排一人为分负责人,协调各个方面事物处理及人员调配;一人主要负责后勤保障,包括观鸟活动望远镜的管理、发放等;一人主要负责登记器具卖出数量,以及经费管理;剩余两人以及以上三人全部参与展板讲解、活动介绍以及介绍观鸟所需道具,并对展板进行管理。 备注: 活动期间所有志愿者在进行活动时要求精神饱满、态度友好,树立良好的精神面貌;始终服从相关负责人调度;维持活动场地卫生状况及生境保护。 (二)举办昆明高校观鸟比赛 1、活动背景: 在昆明,除了云南大学和西南林学院因其专业优势有观鸟组织外,观鸟活动在其他高校的开展情况接近于零,对于大学生的观鸟活动组织显得力不从心。然而大学生是一个具有超强学习能力和极易培养兴趣爱好的群体,通过以往和昆明各大高校环保社团的合作与接触,了解到在校大学生对观鸟这一活动具有颇高的兴趣,很希望加入到有一定基础的观鸟团体中来。但是由于学校缺少相关专业老师和“鸟人”,观鸟设备更是捉襟见肘,这些情况对于高校的观鸟活动是一个很大的障碍。因此,本活动计划以昆明三十几所高校中的环保社团为基础,通过举办昆明高校观鸟比赛、讲座、野外观鸟活动等形式,为各高校培训观鸟爱好者。 关于鸟赛的开展,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两届,具有一定的经验。例如2009年12月12日的植物园“百鸟朝凤”观鸟赛,经过一段时间准备与前期培训,在众多鸟友的支持下,于12月12日顺利开展并圆满结束。此次鸟赛经过紧张激烈的四小时赛程,取得丰硕的成果。鸟赛参赛者包括昆明各大高校环保社团成员,农业大学大绿野协会、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唤青社、冶金高等专科学校、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、西南林学院清青社以及西南林学院观鸟协会新老鸟人共25人。记录结果达到36种,并决出优胜奖、珍稀记录奖、积极认真奖、最佳分享奖、新人奖共五个奖项,并分发小奖品进行鼓励。此次鸟赛吸引并留住了一批对观鸟有兴趣的学生,观鸟记录也为昆明植物园鸟类名录制作提供宝贵资料。此次活动虽然取得一些收获,但是规模不大,影响的新人也不多。我们将争取得到更多的支持,联合昆明各大高校环保社团及爱鸟人士,在2010年里的四次鸟赛中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。 [...]
西山森林公园历史悠久,游客众多,是开展环境教育的理想地点;同时,由于政府部门的工作和佛教文化的庇佑,公园内得以保持了良好而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,也成为很多鸟类的日常居所和重要的侯鸟过境通道。查清当地鸟类数量,可以为政府的鸟类保护和环境教育工作提供很大帮助。